基金,这个金融界的“魔术师”,最近可是动作频频,让人眼花缭乱。今天,就让我带你一起揭开基金的神秘面纱,看看它们是如何在资本市场大显身手的。
最近,公募基金公司自购模式再度开启,广发基金、华泰柏瑞基金等纷纷官宣认购/申购旗下权益基金,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以上。这无疑是对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和公司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展示。
广发基金在3月1日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和公司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广发基金及其高级管理人员、拟任基金经理将共同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认购广发同远回报混合基金,并承诺持有1年以上。这只基金是一只主动偏股混合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冯汉杰主张风险和收益的均衡意识,严控净值回撤,坚守价值投资,关注长期可持续回报。
华泰柏瑞基金也在2月22日发布关于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旗下权益基金的公告,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自2025年2月21日起在符合基金申购限额政策的情况下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旗下华泰柏瑞中证沪港深云计算产业ETF发起式联接基金,直至累计投资1000万元,并承诺持有1年以上。
在公募基金热闹非凡的同时,私募基金也悄然发力。近日,金科环境公告称,膜绿色创投基金已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了备案登记手续,并取得《私募投资基金备案证明》。基金名称为天津膜绿色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管理人名称是北京航科君富私募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托管人名称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金科环境表示,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密切关注膜绿色创投基金后续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这无疑为绿色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5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会议强调,2024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时,将扩大国内需求摆在首位,并强调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这无疑为基金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产业从技术爆发向商业验证的重要转折节点,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特斯拉计划2025年在内部建造约几千台至一万台人形机器人,如果一切顺利,产量将在2026年实现显著飞跃,预计将生产5万至10万台,并计划在2027年再实现10倍的增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华富科技动能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A类份额代码:007713,C类份额代码:017968)近6个月涨幅达114.91%。华富基金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能够进入非线性发展,相关投资的潜在投资风险回报比将是非常具备吸引力的。
5. 荣泰健康参与认购股权投资基金份额,拓展投资领域
荣泰健康(603579.SH)公布,在确保满足日常经营资金需求、总体投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了进一步拓展投资领域,充分利用专业机构的经验和资源,公司拟作为有限合伙人使用自有资金与普通合伙人兼执行事务合伙人苏州维特力新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及其他有限合伙人共同投资设立宁波甬元稳仲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合伙企业目标认缴总金额为人民币100,000万元,其中首次交割日后的初始认缴出资总额为人民币50,000万元(最终规模以实际募集金额为准),公司以自有资金认缴人民币3,000万元,持股比例占合伙企业首期募集认缴出资总额的6.00%。合伙企业的投资领域主要为对以跨境电商、跨境贸易及/或辅助跨境电商与跨境贸易进行数字化改造和赋能为主营业务的企业进行价值投资。
6.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放宽公募基金份额上市交易条件
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泰证券总经理冯艺东建议,适当放宽或取消公募基金份额上市交易条件中关于基金募集金额和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的要求,繁荣ETF市场。
冯艺东表示,可允许ETF采用发起式设立并直接上市,豁免持有人数量和募集规模的要求,由做市商配合提供流动性,控制折溢价,利于包括ETF在内的上市基金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凯德